劉瑞 自貢網記者 周嘉

作為全國第一個再生稻產量超億斤的縣份,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曾題字——“富順,再生稻之鄉(xiāng)”。“這幅畫像也是我們緬懷袁老的一種方式,用豐收致敬他。”童寺鎮(zhèn)相關負責人說,今年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,為此,他們充分考慮后,融入多種元素,最終呈現出現在的這幅作品。整幅稻田畫占地面積近10畝,以大地為畫布,以彩色水稻為顏料,以袁隆平院士的肖像為核心元素,以此致敬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、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研究和推廣上所作出的卓越貢獻。
據介紹,地處富順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(yè)園區(qū)核心區(qū)的童寺鎮(zhèn)老寨村已經連續(xù)3年,創(chuàng)作不同主題的稻田畫?!艾F在稻畫的雛形已經展現出來,顏色分明,進入了最佳觀賞期,可以持續(xù)觀賞到8月中旬?!痹撠撠熑吮硎?,這片稻田除了常規(guī)水稻,還種植了黑彩禾、黃彩禾彩色水稻,這種觀賞性極佳的彩色水稻又簡稱彩色稻,是指葉色、穗色等呈現出常規(guī)的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水稻,其產出的稻米可以食用,同時為稻田增添了獨特的顏色,具有較高的觀賞性。
編輯:張翠娜
責任編輯:鄭皓勻
編審:喻佳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