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北京9月17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孤獨與疾病有何關聯(lián)?施普林格·自然旗下專業(yè)學術期刊《自然-人類行為》最新發(fā)表一篇健康研究論文稱,一項覆蓋逾47萬名受試者的遺傳學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孤獨可能不是疾病的直接原因。不過,研究結果也顯示,管理與孤獨相關的風險因素或許仍能改善長期健康結果。
該論文介紹,孤獨是對社會脫離的主觀感受,被發(fā)現(xiàn)與大量健康問題有關,如抑郁、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。理解這其中的關系對于開發(fā)有效的干預措施很重要,雖然之前的研究記錄了一些相關性,但對大部分疾病而言,這種關聯(lián)和潛在的因果關系尚不明確。
在本項研究中,論文共同通訊作者、廣州醫(yī)科大學張繼輝研究員聯(lián)合美國杜蘭大學等科研同行,合作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(UK Biobank)在中位數(shù)12.2年的隨訪時間里對47.61萬名受試者采集的數(shù)據(jù),觀察分析研究了孤獨與14個疾病種類共56種疾病的相關性。觀察結果顯示,孤獨可能與14個疾病種類中的13類、56種疾病中的30種的風險增加有關。與孤獨相關性最強的疾病為創(chuàng)傷后應激障礙、抑郁、焦慮、精神分裂和慢性阻塞性肺病。
在與孤獨相關的這30種疾病中,26種疾病有可供進一步分析的遺傳學數(shù)據(jù)。這些遺傳學分析顯示,孤獨與這26種疾病中的20種為非因果關系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2型糖尿病和慢性肝病。論文作者指出,這或許表明孤獨是一個替代標志物,或能預測患者中的這類疾病,而不是作為這些疾病的直接病因。
這項研究結果表明,必須應對與孤獨有關的風險因素——如不健康的行為和共病,從而改善健康結果。論文作者總結表示,后續(xù)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探索孤獨與疾病的關聯(lián)機制,并覆蓋多樣性更豐富的受試者樣本。(完)
編輯:金艷
責任編輯:冉華陽
編審:舒旭暉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