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觀新聞記者?石小宏
春季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。中醫(yī)認為,驚蟄至谷雨期間,自然界陽氣升發(fā)至頂峰,人體新陳代謝加速,兒童生長激素分泌達峰值,是兒童長高的關鍵時期。據臨床數據顯示,春季兒童生長速度是秋冬季的1.5—2倍。在這個季節(jié),傳統(tǒng)中醫(yī)有什么方法助力孩子“長個”?四川省第二中醫(yī)醫(yī)院兒科的張梅醫(yī)生表示,有4種中醫(yī)特色療法家長不妨試試。
小兒推拿:通經絡,調臟腑。這種方法通過揉腹、捏脊、按揉足三里、涌泉等手法,調和脾胃、補腎益精,促進生長激素分泌。其優(yōu)勢在于無痛無創(chuàng),孩子易接受,改善食欲、睡眠、提升免疫力。推薦手法有晨起捏脊(督脈升陽),睡前揉腹(健脾助運)。
穴位貼敷:藥力直達,溫補脾腎。通過特制中藥膏貼敷于腎俞、足三里、肝俞、身柱等促生長穴位,能激發(fā)脾腎經氣,調節(jié)生長激素分泌。臨床研究顯示,配合貼敷的孩子春季身高增長均值較未干預組提高1.2—2cm。時間上是每周3次,夜間貼敷4—6小時,持續(xù)1—3個月。
中藥溻漬:透皮吸收,強筋壯骨。將活血壯骨中藥(如伸筋草、透骨草)煎煮后浸漬紗布,熱敷于膝關節(jié)、足踝等部位。這種方法可讓藥力透皮入絡,緩解疼痛,促進鈣質吸收。
中醫(yī)熏洗:疏肝健脾,助眠安神。使用夜交藤、合歡皮、柴胡等疏肝安神藥材,煎湯泡腳或全身熏洗。其功效可調和肝氣,改善春季煩躁、入睡困難,提升深睡眠質量(生長激素分泌高峰)。一般情況下推拿(每周2—3次)+?生長貼(每周3次)。
同時,專家還就家長們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解答。
針對孩子比同齡人矮半頭,中醫(yī)調理多久見效?專家表示,身高干預需持續(xù)3—6個月,配合飲食運動,90%以上兒童年生長速率可提升2—3厘米。
幾歲開始干預最佳?專家認為,4—14歲為黃金窗口期,青春期前干預效果更顯著。
張梅還特別提醒家長,在飲食上要多吃芽菜(豆芽、香椿)、綠葉菜,少食寒涼甜膩。睡眠需晚上9點前入睡,保證生長激素分泌。運動可每日跳繩500次或摸高跳50次,拉伸筋骨。
編輯:陳翠
責任編輯:余鳳
編審:張宏彥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