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貢融媒記者?鄧莉 王漢卿
4月24日至26日,第六季“掌上蜀show·舌尖上的四川”兩岸新媒體創(chuàng)拍活動走進“千年鹽都”自貢。兩岸新媒體記者、美食博主、臺青自媒體人組成采風團,以鏡頭與味蕾為媒,探秘自貢井鹽文化、鹽幫美食及非遺技藝,記錄兩地因美食而共生的情感聯(lián)結(jié),見證兩岸同胞“食”刻相連的文化共鳴。

清晨,大安涼水井菜市場的煙火氣中,兩岸采風團在30年老店“傳統(tǒng)八寶粥”前駐足。氤氳蒸汽裹著糯米甜香撲面而來,店員手中銅勺翻飛,將滾燙的銀耳湯澆在晶瑩的糯米飯上,花生碎、芝麻與枸杞如繁星點綴其間?!肮?jié)假日能賣千份呢?!钡陠T的川音里透著自豪。臺灣自媒體人、樂物川平文化傳媒總導演邱慶齡捧著這碗美食驚嘆:“臺灣早餐多是三明治、蛋餅,這碗八寶粥清爽養(yǎng)生,自貢人的早晨太有口福?!?/p>
來到“長生面”館,還沒走進店里已能聞到藥膳雞湯的醇香。走進廚房,一碗碗面條新鮮出爐,藥香與雞鮮交融,慢燉數(shù)小時的“功底”讓采風團直呼“驚艷”,迫不及待地進行拍攝和品嘗。也有媒體記者選擇了“老饕們”推薦的“牛肉干擔面”,辣椒香氣撲鼻,控油精準,配以面湯入口,咸香適中,讓他們贊不絕口。“詢問了店主才知道,長生面的技藝已經(jīng)傳承了四代,也承載著匠人對傳統(tǒng)的堅守,希望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四川這邊品嘗美食。”邱慶齡說道。
采風團的尋味之旅深入街巷肌理:從富順縣李二豆花的“膽水點制”絕活,到自流井廁所兔干鍋迸發(fā)的鮮香熱辣;從大安區(qū)石溝大飯店料廣量重的特色,到貢井區(qū)橋頭三嫩8秒成菜的江湖傳奇……不同的菜品卻有同樣的美味,每一次的尋覓都是一次驚喜。

在自貢期間,采風團還前往燊海井,了解自貢井鹽文化以及“鹽幫菜”的發(fā)展由來;前往中華彩燈大世界,參觀非遺燈會展;前往自貢恐龍博物館,沉浸式拍攝自貢恐龍文化;前往彩燈博物館,體驗彩燈的制作過程。這些場景都通過采風團的鏡頭在兩岸社交平臺持續(xù)發(fā)酵,讓更多人了解到自貢的魅力。
據(jù)了解,“掌上蜀show”活動是四川省自2018年起連續(xù)舉辦多年的品牌活動,本屆活動以“尋味四川·食尚兩岸”為主題,邀請兩岸新媒體記者、美食博主、臺青自媒體人以探尋、品鑒、體驗、直播、圖文、視頻等方式,走街串巷尋麻問辣,探秘川菜味道之源,講述川臺兩地因美食而交融的故事,展示川菜“百菜百味、一菜一格”的麻辣鮮香,感悟巴蜀文化,感受四川人安逸幸福生活。
(由受訪單位供圖)
編輯:羅祥瑞
責任編輯:尤洋
編審:喻佳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