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18日,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北川石椅村基層干部群眾,高興地說,“新時代的鄉(xiāng)村振興,要把特色農產品和鄉(xiāng)村旅游搞好,你們是一個很好的樣子。希望大家繼續(xù)努力,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在鄉(xiāng)村振興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,一起邁向共同富裕,生活越過越紅火?!?/p>
如今,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已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“云朵羌寨”結出豐碩果實——2024年,石椅村人均年收入突破8萬元、村集體經濟達147萬元,年接待游客超47萬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突破6000萬元。相比3年前,人均年收入實現了從4.5萬元到8萬元的跨越式增長。

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(zhèn)石椅村
當金黃的枇杷壓彎枝頭,當民宿的窗扉迎向遠方來客,石椅村的“好樣子”早已不止于“幸福”二字——它是茶園果林里生長的生態(tài)價值,是羌寨中奔涌的鮮活生機,讓每一串數據都成了羌鄉(xiāng)兒女奮斗生活里最生動的注腳。
生態(tài)“金果”鋪就致富路 特色產業(yè)興旺
六月的石椅村,千畝枇杷林被染成金色海洋。“大五星枇杷”壓彎枝頭,清甜氣息漫山流淌?!?996年我剛開始種枇杷時,就幾棵樹,哪想過能做成這么大的產業(yè)?!笔未彖凌朔N植戶陳建業(yè)手持剪刀穿梭林間,“咔嚓”聲中,裹著紙袋的枇杷落入竹筐。
陳建業(yè)的創(chuàng)業(yè)路映照著村寨的蛻變。他曾在深圳打拼,看到深圳市場優(yōu)質枇杷60-70元/斤的高價,再想到家鄉(xiāng)父母種了半輩子枇杷卻收益微薄,便毅然決定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“他們的枇杷行,我們的怎么就不行?”一句誓言,讓他一頭扎進了家鄉(xiāng)的枇杷林。

石椅村“大五星枇杷”
從選址、育苗到管護、銷售,創(chuàng)業(yè)之路布滿荊棘。但陳建業(yè)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,白天扎根果園反復試驗,夜晚挑燈學習種植技術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如今,他在石椅村種植枇杷20多畝,還帶動了周邊鄉(xiāng)鎮(zhèn)的村民們種植枇杷上百畝。
為了讓枇杷更甜、賣相更好,他摸索出一套“高山晚熟枇杷經”:“不用除草劑,留林下雜草保濕降溫,像給土地蓋‘被子’;疏果每枝留三四個,保證果子‘吃夠營養(yǎng)’,長得飽滿;套上紙袋,蟲子咬不著,顏色還均勻。”他隨手剝開一個枇杷,果肉金黃透亮,“這甜度,游客嘗過都忘不了?!?/p>
產業(yè)紅火帶活了生計。在果園務工的王大姐說:“在枇杷園一年增收2萬元左右,加上自家種植和租金,掙個3萬不成問題。”
隨著線上線下結合,游客采摘與電商發(fā)貨并行,石椅“大五星枇杷”名氣越來越響。陳建業(yè)向記者透露,“受市場波動影響,今年枇杷產量大概在15萬斤左右,產值預計120萬-150萬元?!彼f,短期內不打算擴大規(guī)模,但正琢磨引進新品種,讓石椅村的“金果子”更多樣。

石椅村特色活動現場
如今,特色水果種植已成為石椅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,種植總面積達1600畝,其中枇杷1200畝、桐子李400畝。為推動產業(yè)規(guī)?;l(fā)展,村里成立水果專業(yè)合作社,創(chuàng)新采用“村集體+合作社”模式,將分散農戶有效整合,實施標準化種植管理與統(tǒng)一銷售策略。同時,積極拓寬銷售渠道,搭建線上線下融合平臺,并以節(jié)會友,每年定期舉辦枇杷、李子采摘節(jié),持續(xù)擦亮特色水果品牌,助力產業(yè)發(fā)展提質增效。
民宿經濟“點亮”振興路 引領鄉(xiāng)村蝶變
特色“金果”鼓了鄉(xiāng)親們的“錢袋子”,也迎來絡繹不絕的游客,火了鄉(xiāng)村旅游、旺了民宿產業(yè),讓綠水青山的“顏值”實實在在變現。

“悅洋霧語山居”民宿
順著石椅村山道蜿蜒而上,半山腰處,一座融合羌族雕花窗扉與現代藝術風格的四層樓房映入眼簾。走進樓內,木質廊道縈繞淡淡花香,悅洋霧語山居(富蘭山莊)民宿老板楊蘭正麻利地收拾房間。送走一批游客后,她又迅速投入準備工作,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客人。
誰能想到,這座頗具特色的民宿,20多年前不過是間簡陋的農家小院。1998年,石椅村水果產業(yè)初興,楊蘭將自宅改造成簡易農家樂,最初只為縣城親友提供水果采摘服務。到2003 - 2004年,慕名而來的客人日益增多,農家水果與飯菜的質樸風味吸引著八方來客。
隨著客源不斷增長,其原有簡陋設施日益難以滿足需求。2007年冬,楊蘭毅然決定擴建客房,卻在次年遭遇“5·12”地震,新建主體嚴重受損。面對重創(chuàng),她沒有退縮,而是咬緊牙關攻堅克難,終于在2015年讓修繕升級后的民宿重新開門迎客。記者了解到,為進一步解決生產經營的農戶、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、涉農企業(yè)、小微企業(yè)缺乏資金的難題,北川創(chuàng)新推出低利率特色貸款產品。2023年,楊蘭正是通過這類產品獲得200萬元資金,再次對民宿進行提檔升級,從整體風格到細節(jié)裝飾都精心設計改造。如今,這座脫胎換骨的民宿以嶄新姿態(tài),笑迎八方來客。
據悉,截至目前,在綿陽北川石椅羌寨鄉(xiāng)村振興先行區(qū)推出的“興村先行貸”已向符合條件的5000余戶借款人發(fā)放貸款超6億元。
回憶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資金短缺與經驗匱乏讓楊蘭舉步維艱,只能“摸著石頭過河”。她通過合伙經營積累經驗,學習待客之道與管理技巧,單干后將民宿運營得有聲有色。“客人來這兒,不光能吃農家菜、住民宿,還能體驗采茶、制茶。枇杷成熟時,提前跟客人約好,他們自己去果園摘了帶走?!睏钐m介紹道,民宿不僅為3名村民提供就業(yè)崗位,還打造了非遺展示區(qū),草編、羌繡等手工藝品深受游客喜愛,“民宿共有10間客房,我們接待以家庭游客為主,周末常常爆滿。年接待量約3000 - 5000人,收入相比開業(yè)初期翻了好幾倍?!?/p>
從農家灶臺到特色民宿,悅洋霧語山居的蝶變之路,正是石椅村鄉(xiāng)村旅游蓬勃發(fā)展的生動寫照。在石椅村,越來越多村民投身民宿產業(yè),如今村內13家農家樂、12家民宿各具特色,共同繪就鄉(xiāng)村振興的多彩畫卷。
隨著石椅村旅游熱度持續(xù)攀升,這里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打卡地?!叭ツ晡覀兘哟慰?7萬多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6000多萬元。這綠水青山,真成了金山銀山。”石椅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陳愛軍的語氣充滿感慨,“翻天覆地!這個詞最能道出咱石椅村這些年的巨變。3年內,我們的人均收入從4.5萬元漲到了8萬元,村集體經濟也達到了147萬元!”
為啥能跑這么快?“政府重視、基建提升、環(huán)境變美、產業(yè)品牌效應、農家樂升級民宿、旅游接待完善……更重要的是?!彼壑虚W著光,“鄉(xiāng)親們心里那團火被點著了,大家對未來的發(fā)展更有希望了!游客紛至沓來,農產品不愁銷,誰不盼著日子越過越好?”
展望未來,陳愛軍望向層疊的枇杷林:“下一步,我們將以‘軟實力’構筑‘硬支撐’,不斷加大文旅活動宣傳,完善基礎設施建設,積極招商引資,深挖文旅潛力。通過打造茨竹丫云上茶園,標準化管理高山特色水果,持續(xù)開展賞花采茶節(jié)、枇杷節(jié)、李子節(jié)、瓦爾俄足節(jié)等特色活動,走出一條具有石椅特色的鄉(xiāng)村振興之路?!?/p>
風穿過茶園果林,吹來遠方而來客人的笑語。這座被青山綠水環(huán)抱的云上羌寨,正帶著濃郁的茶果香與人間煙火氣,朝著更幸福的“好樣子”,大步向前。
(圖片來源:北川縣委宣傳部 受訪者)
編輯:陳翠
責任編輯:余鳳
編審:吳山冠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