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貢融媒記者 王翔鷹

正義村的名字,承載著延續(xù)百年的精神傳承。新中國成立前,這里因崇尚“仁義禮智”中的“義”而得名“義?!?。歲月流轉,“正義”二字始終是村落不變的信念。2019年那場突如其來的地震,讓房屋傾頹、家園蒙塵,卻也讓黨群同心、守望相助的暖流在廢墟上涌動——這份在災難中凝結的黨群情、鄰里誼,成了正義村彌足珍貴的“精神財富”。
為讓歷史有跡可循、精神代代相傳,正義村以文脈為線索,精心打造了文化長廊與村史館兩大精神陣地。漫步文化長廊,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”“義以生利,利以豐民”等源自古籍的名句引人注目,將“義”的文化內核具象化為可見可感的精神符號。鎮(zhèn)干部彭菲菲望著長廊里的字句,自豪地說:“這些文字不是擺設,是正義村人骨子里的信條。”
推開村史館大門,正義村的“前世今生”在展陳中徐徐鋪展:從歷史沿革的老照片,到抗震救災的紀實影像,再到災后重建的施工圖與未來規(guī)劃的藍圖,每一段故事都在訴說“團結奮斗”的真諦。墻繪與展板上,地震后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的舊貌與重建后606戶新居林立、530畝土地煥發(fā)生機的新顏形成鮮明對比,無聲詮釋著正義村從災難中重生、因團結而安定的深刻蛻變。
村黨總支部書記曾明彬指著一張民兵幫拆危房、搭帳篷的照片感慨道:“當時全村人擰成一股繩,再難都不怕?!贝迕駛兟愤^文化展示區(qū),總會駐足感嘆:“想起抗震救災的日子,就覺得現(xiàn)在的好日子來得不容易,這份團結的勁兒得一直傳下去。”

“文化是鄉(xiāng)村的靈魂,得讓這靈魂有處安放、有處生長?!闭x村用豐富的文化供給,滋養(yǎng)著村民的精神世界。每月開講的道德講堂里,鄰里故事、家風家訓被娓娓道來;每季度開展的“星級文明戶”“好公婆”“好兒媳”評選中,榜樣力量在村落間悄然傳遞。
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輪番上演的“文化盛宴”。正義村“村晚”中,村民自編自演的節(jié)目演繹著深厚的鄉(xiāng)土情懷;油菜花文旅季里,金色花海與民俗活動吸引眾多游客,今年4月就迎來10萬余人次觀光,帶動餐飲、銷售等收入約85萬元;四季村晚的舞臺上,田間地頭的故事被搬上舞臺,村民既是表演者也是觀眾。參與表演的村民臉上笑開了花:“每次上臺唱歌跳舞,都覺得村里像個大家庭,熱熱鬧鬧才有奔頭?!?/p>
災后重建,產業(yè)是“壓艙石”;鄉(xiāng)村振興,產業(yè)是“發(fā)動機”。夏末秋初的正義村,400畝高粱地迎來豐收,沉甸甸的穗子在風中搖曳。頂著烈日勞作的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:“今年高粱長得特別好,沒蟲害,收購價能到三塊多一斤,集體經濟能增收五六萬呢!”曾明彬介紹,村里以集體經濟為紐帶,組織農戶規(guī)?;N植油菜與高粱,“一油一粱”成了鞏固脫貧成果、帶動振興的“黃金組合”。

不遠處的200畝川射干種植基地里,村干部正帶著村民除草?!斑@是和成都藥材公司簽了?;厥諈f(xié)議的。川射干能清熱解毒、止咳化痰,畝產效益能到一千七到一千八,一年下來產值很可觀?!蔽幕T魂凝聚起的信心,正轉化為發(fā)展產業(yè)的堅實底氣。
村民劉成述的苗木盆景小院里,綠意盎然、生機勃發(fā)。村干部笑著說:“他現(xiàn)在忙得腳不沾地,今天又去外地送貨了?!笨恐靶≡航洕保瑒⒊墒龅幕ɑ苊缒旧庠阶鲈酱?,年收入最高能達十余萬元,成了村里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的榜樣。

以糧油示范園區(qū)為核心,正義村還打造了集果蔬采摘、休閑垂釣于一體的文旅融合示范園。村民們感慨道:“以前只會埋頭種地,現(xiàn)在既能種莊稼,還能搞旅游掙錢,日子越過越有盼頭!”產業(yè)發(fā)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,讓大家建設家鄉(xiāng)的干勁更足了。
“每次聽完道德講堂,心里都亮堂不少,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清晰了!”這是正義村村民的感慨。在村里定期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,道德講堂總是座無虛席。曾明彬結合村里陋習現(xiàn)狀,用身邊事說透大道理,并融入法律宣講,讓“做有道德、講文明的新農民”的觀念深入人心。據了解,村里去年的紅榜一共上榜45人,黑榜僅有6人且整改率達100%,星級文明戶、最美家庭等評選更讓“學榜樣、守文明”成了村民共識。

推動這些文明觀念落地生根的,還有一套實打實的“積分制”。在村頭的積分管理看板上,“庭院打掃干凈加5分、參加文化活動加3分”等細則清晰明了,常吸引村民駐足盤算。道德講堂里倡導的“愛家園、睦鄰里”,在這里變成了可量化、可積累的具體行動——村民主動清掃房前屋后,既能在積分榜上“加分”,也呼應著講堂里“守護家園環(huán)境”的叮囑;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攢積分,正是對“鄰里互助”美德的踐行。
一位村民笑著說:“我家因庭院干凈上榜公示,全家都覺得光榮!”如今的正義村,道德講堂的思想引導與積分制的實踐激勵形成了完美閉環(huán):講堂用身邊案例筑牢文明認知,積分把抽象美德轉化為實在激勵,讓村民在“聽課明事理、積分促行動”中養(yǎng)成好習慣。村落環(huán)境日益整潔,鄰里關系越發(fā)和睦,紅黑榜的正向引導與積分的持續(xù)激勵相輔相成。村里正探索將積分與政策福利掛鉤,讓“小積分”撬動“大治理”,讓道德講堂播下的文明種子長成鄉(xiāng)風文明的繁茂大樹。

從地震創(chuàng)傷中挺立,在文化浸潤中重生。如今的正義村,新居錯落有致,產業(yè)生機勃勃,鄉(xiāng)風文明和諧,村民臉上的笑容愈發(fā)燦爛。讓鄉(xiāng)村更宜居、產業(yè)更興旺、村民更幸福——“正義”的精彩故事還在不斷延續(xù)。
編輯:周馨鈺
責任編輯:陳繼東
編審:張宏彥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