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條古蜀道,半部華夏史。”10月16日,在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(jié)開幕式上,四川原創(chuàng)舞蹈詩劇《蜀道》作為開幕劇演出。

該劇由四川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出品演出,四川文化產業(yè)投資集團、綿陽市委宣傳部、廣元市委宣傳部等聯(lián)合出品,帶領觀眾通過舞蹈肢體語言領略蜀道上的千里畫卷與千年風煙,以藝術的形式展現(xiàn)蜀道的歷史文化與精神內涵。

舞蹈詩劇《蜀道》從五丁開山的傳說開始追溯蜀道起源,以五丁開道為序,分潤川化蜀、劍閣崢嶸、翠云穹廊、市井煙火、古今之道等篇章,講述李冰治水、文翁化蜀造就天府之國的民物阜康,姜維守關劍閣、翠云廊守護蜀道千年蒼翠,十二月市的市井煙火,以及由古及今的生生不息。

據介紹,該劇于2024年7月建組,以四川省歌舞劇院優(yōu)秀青年演員為班底,特邀國家京劇院院長、一級編劇王勇,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編導佟睿睿,一級演出監(jiān)督李東等國內頂尖藝術家擔綱主創(chuàng)。2025年1月試演,被媒體評價為“舞出巴蜀文化新篇章”之作。經過升級打磨后,今年5月首演,得到各界的高度認可。
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許寧評價,這部劇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努力實現(xiàn)新時代藝術語境的表達,將觀眾帶入了一種充滿歷史韻味與現(xiàn)代情感交織的世界。

古蜀道連接關中平原與四川盆地,是秦漢至明清時期移民入蜀的通道,推動民族遷徙與民族融合。同時,蜀道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,沿線分布了大量的文化遺存。其中,綿陽是蜀道南向的匯合點、集散地,是古蜀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,是成都平原的最后屏障。綿陽境內的古蜀道,涉及金牛道、陰平道,主要集中在梓潼縣、涪城區(qū)、游仙區(qū)和平武縣。
編輯:金艷
責任編輯:余鳳
編審:吳山冠
0